标准化大棚制作(养殖大棚怎么搭)

本文导读目录:

1、蘑菇大棚标准化是如何种植的?

蘑菇大棚标准化是如何种植的?

传统的蘑菇种植方法简易,但是发展速度慢,产量低,而且受季节和地域环境影响大,无法形成规模化产业。效仿其他瓜果蔬菜在大棚种植蘑菇,打破了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,为农民开辟了蘑菇大规模种植的产业之路,实现了农民增收。笔者总结了一些蘑菇大棚标准化种植技术经验,实现了大棚蘑菇高产增收,现将其介绍如下。

一、备料

备料是蘑菇大棚种植的第一步,合理的原料配比是标准化种植增收的基础。蘑菇大棚主要原料为农作物秸秆(玉米秆、麦草秆、稻子秆、花生秆等)、畜禽粪,一般在培养料中农作物秸秆配比占50%~60%,占比过多或者过少,都会直接影响料的品质。

农产品加工后的废料,如豆子、玉米压榨加工后产生的豆饼、玉米饼等要适量加入,但加入量以不超过2%为宜;不同家禽和家畜的粪便比例是不同的,比如用牛粪作料,可控制在原料的30%,用猪粪作料则最好不超过8.5%;尿素则仅需0.6%左右即可,石膏粉控制在1.9%左右即可,石灰、过磷酸钙均在1.6%左右即可,复合肥料0.3%左右。

由此,种植蘑菇的主料有麦草、玉米秆、畜禽粪,辅料有油渣、磷肥、石灰、石膏、尿素。每年小麦开始收割后就可以收集麦草,麦草要堆在播种大棚旁的空地上,堆起时不用粉碎;收集玉米秆时,待11月玉米秆干后便可粉碎使用,或是截成两段发酵用;牛粪要提前拉回晾干捣碎,再堆成宽2米、高1.5米、长不限的粪堆自然发酵,约15天翻1次堆。

二、建造标准化蘑菇房的建议

1.地点要求。要选择避免阳光直射、水量充足,排水便利、交通便捷、通风向阳的场地,避免蘑菇种植过程中遭到污染。

2.布局要求。蘑菇棚需坐北朝南,以每500平方米为1个单位。控制好棚内温湿度,保证空气流通。堆料场和蘑菇大棚要布局合理,堆料场略小于蘑菇大棚即可。

3.蘑菇大棚标准化规格。以500平方米的蘑菇大棚为例。主通道设置为1米,便于进料操作,次通道设置为0.8米即可。栽培场地设置长12米、宽14米、高4米,两边的床架1.2米。菇床6层为宜,底层离地面0.2米即可。每层间隔0.55米,排风筒设置在每个通道中间位置的屋顶,排风筒规格为长0.8米、直径0.2米。

4.蘑菇大棚材料的选择。目前多用6米宽装配式钢架大棚,使用年限较长,运用较多,主要以直径22毫米,厚1.2毫米镀锌薄壁钢管为大棚骨架,棚宽6米,顶高2.2~2.5米,每平方米造价10~30元。简易竹架大棚如今运用较少,但造价低,取材方便,建造容易。

每座大棚需用长6.5米的毛竹约100条,要求直径不低于2.5厘米。用毛竹或木棍搭大棚与床架,再披上农膜,覆盖草帘。菇房要求有散射光,能保温、保湿,通风换气方便,采用层架式栽培的床架一般宽约1米,长2~5米,底层距地面0.1~0.2米,层间距0.5~0.6米,床架层次以3~4层最好,床的四周最好不要靠墙并保持走道宽0.7米左右。床面要求平整,最好用塑料薄膜垫底,也可用芦帘铺垫。

三、堆料、建堆

培养料发酵可选用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。在二次发酵时,用砖块铺设高约0.2米的垫墩。铺设木片或者毛竹片搭成一个类似床架的装置,基座设置宽1.5米左右,不限制长度。调制经过一次发酵的料,pH值控制在7.8~8,用手握紧有三四滴水即可。将料堆在基座上,在料堆周边用木条竹条制作框。表面喷洒适当杀虫剂,防止虫蛀。培养料建堆发酵的目的是使粪草充分腐熟,以改善粪草的理化性状,使其疏松透气,增加可溶性养分,抑制粪草中的害虫和杂菌,为蘑菇菌丝迅速生长创造良好条件。

在建堆发酵过程中,由于微生物的活动,培养料中的木质素、纤维素等有机物被大量分解,形成对蘑菇菌丝生长具有活化作用的菌体蛋白,利于菌丝生长。同时,发酵产生的高热使温度维持在60℃以上,能杀死害虫和杂菌。白天料堆迅速升温,加上之前积累的发酵热,料堆温度很快升到60℃以上,之后要人为每天降温1~2℃,通风3~4次。控制温度在50℃左右,经过六七天后温度达到45℃左右,料的颜色呈现深咖啡色,就可以将料搬进大棚。

四、进料和播种

在料进棚之前要进行全棚消杀,消杀后大棚需密闭24小时,之后进行通风排除毒气。候料进棚之前湿度在65%~85%,手握能出一两滴水为宜。将发酵好的料迅速搬进大棚床架上,厚度均匀递增到20厘米左右。要准备充分发酵的土壤,将品质良好的菌丝均匀撒播在土壤上,蘑菇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4℃左右,温度过高、过低都会影响其生长,每隔两三天还需要浇1次水以保证土壤足够湿润。蘑菇对阳光相当敏感,光照下会停止生长,生长过程中易患白腐病,平时要保持良好通风。播种前要使用1%石灰水喷在菇床的培养料上(阴雨天可不喷),使之有足够的水分。

用温度计测定料的温度,在26℃左右及时进行播种。播种时50%的菌种均匀抖散,再把剩下的一半播在料面。用木板轻拍使面料压实,菌种与面料紧密贴合。播种完毕即可用草帘覆盖。要每天观察棚内是否有水珠密集滴入料内,如有,应及时通风,避免死种,同时如果棚内温度超过28℃要及时进行通风,每天适当对棚内通风,除此之外棚内应以密闭保湿为常态。经过数天菌丝长满面料后方可逐步加强通风。

五、覆土及出菇期的管理

吸水性好、保湿性好、肥沃的无污染的黏土是土料的选择标准。每100平方米需用4500千克的土,经过筛子筛选后,用40千克左右的石灰拌匀后喷药消杀,用农膜严密覆盖24小时后通风散毒,通风三四天即可覆土。覆土后以保湿工作为主,要求土料湿润,使菇棚温度保持在25℃左右,如果偏干要采取少量多次喷洒水的方式来调节菇棚湿度,如果发现湿度过大就要在中午换成干草帘进行调节。要多观察,出菇后温度应掌握在15~18℃。

超过20℃或暂时回升到25℃以上则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。对尚未扭结形成子实体的,则减少喷水或停止喷水,以防菌丝扭结成子实体。对已形成子实体的,则要增加喷水量,以满足菇体对水分的大量消耗和降低菇房及菇床的温度。同时结合加大通风量,白天关闭,夜晚通风。天冷时则以保温为主,如需通风应在午前午后进行。当料土中出现花生大小的菇蕾时要喷水1次,喷水后温度超过20℃要停止喷水,进行通风。如果发现土料发白需及时喷水,提高棚内温度才可以保障菇棚发育,多出菇。

六、采菇及采后管理

蘑菇播种后一般3天出菌丝,17天就可长满整个土料层,并开始现蕾,再经过5~7天开始成熟,成熟后要及时采摘。蘑菇采摘十分讲究技巧,大拇指和食指、中指要按住菇盖,左右轻轻摇动,将珍藏在土料之中的菇脚和老的菌根一并拔起促进新菌丝生长。拔蘑菇要轻柔,以免伤害到小菇。如果菇多而密时,可使用小刀切菇柄,但也要防止伤到周边的小菇,拔出菇后顺势填平床面即可。

采蘑菇时一定要将老菌根拔出,将菇脚带出棚外,以免造成病虫害和杂菌的生长。采完的鲜菇要用小箩筐或小篮子装,并要小心轻放,保持实体完整,防止互相压挤损坏。采下的鲜菇要按菇体大小、朵形好坏分开放,不能混在一起。采菇后要及时补土,有利于菌丝生长提高产量。总而言之,蘑菇大棚标准化种植并不轻松,从备料开始,到后期的堆料、播种、采摘等都需要精心呵护,否则就会影响蘑菇的最终种植效果。

本公司为天津市盛鑫泰钢铁有限公司,承接各类光伏大棚,温室大棚,养殖棚,种植棚,玻璃温室等项目,欢迎各位朋友前来考察。有需要可以评论,私信。